13888888888
当前位置:杰姆小屋  -  本地文章  -  爱情故事

秦桧简介及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秦桧是怎样的一个人

2023/4/18 12:23:00

评论:0

浏览量:125


作为奸臣,秦桧几乎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境地,后人将他的跪像立在西湖边,将他的恶行编入戏曲故事,让他的骂名随着时间永远流传下去。但我们翻看史籍却发现早期的秦桧并不是奸恶之徒,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热血爱国青年,那么究竟是什么让秦桧变成一名权奸,他经历了什么改变了初心,以至遗留下千古骂名。

位卑未敢忘忧国

公元1126年,金军南下进犯,连克多地,饮马黄河,面对来势汹汹的金兵,大宋战和两派争论不休。此时正在太学作为班主任教导学生的太学正秦桧竟公然上书宋钦宗,建议朝廷不应软弱,要加强守备,积极应对。如此微末小官的建言献策如投石入海,掀不起一点波澜,当然无人注意。

后金兵围汴京,秦桧又上救国三策,言军机四事。钦宗任秦桧为割地使下属干事,秦桧认为这个职位专为割地乞和,所以多次请辞,表示“是行专为割地,与臣初议矛盾,失臣本心。”。殿前会议,以宰相范宗尹为首的多数官员都建议割地求和,秦桧却带头坚决反对。可以看出,早期的秦桧是拒绝割地求和的,虽不能明确其为主战派,但也颇有气节,根本无法看出他有卖主求荣的奸臣特性。

公元1130年,秦桧由金国返宋,带着主和的建议获得宋高宗赵构的赏识,一路升官,随后做出了一系列权奸动作,对外摇尾乞怜、求和投降,对内玩弄权术,排除异己,并给岳飞按上莫须有的罪名,让后人扼腕感叹。到底是什么让秦桧性情大变,由一个爱国青年变为奸臣,结合史册细细思考,推测出以下几个原因。

三年阶下囚忘却初心

靖康北宋亡国,秦桧随徽钦二帝被掳至金国,在见识了金人的惨绝手段后动摇了,在面对生死存亡的关头选择了放弃气节。徽钦二帝受“牵羊礼”之耻,朱皇后受辱自尽,妃子公主受辱者甚多。皇室尚且如此,遑论普通降臣败将,要么受节而终,要么顺势苟活。很显然,秦桧选择了后者。秦桧屈服于威逼利诱,变得趋炎附势,根据史册记载,秦桧在金营混得不错,还帮宋徽宗给金军首领完颜宗翰传信。

迎合高宗的主和意图

南宋建炎四年,秦桧突然携家眷返回临安,自称杀死监守者,抢夺小船而回。朝野对其说法均表示怀疑,但秦桧入朝觐见提出“南自南,北自北”的政治方针后。宋高宗赵构就一路拔擢秦桧,从礼部尚书升任参知政事再到宰相,一时间权倾朝野。秦桧的权力地位都是赵构赋予的,说明秦桧的主和投降主张深得其心。赵构在位期间一直向金朝摇尾乞怜,多次上表金朝要求“见哀而赦己”。赵构虽任用岳飞、韩世忠等将领,但也仅求自保,将军事力量作为自己求和的手段,根本无意收复失地。秦桧也是看透了赵构的心思,所以提出系列主张迎合高宗,可以说某种意义上秦桧就是高宗赵构的工具人,高宗想做无法做的事就交给秦桧来办。高宗想苟安南方却不能表露于众,这时秦桧的出现自然让赵构欣喜不已。事实也正是如此,绍兴八年,秦桧代替放不下面子的高宗率百官接受金国册封,成为头号权奸。

权力欲望的不断膨胀

权力的诱惑,令人欲罢不能。结合早期经历来看,秦桧的强硬主战提议并没有得到回应,而主和派在朝中颇受重用,这可能是其转变政治方向的一个重要动因。秦桧作为一介文官,并没有领军作战的本事,无法在主战派中凸显身位,所以作为主和投降派更有利于其争权上位。派投降更利于其争权上位,南回后的一路高升也坚定了他主和投降的决心。

为了巩固权势,开始玩弄权术,排除异己。绍兴二年吕颐浩等政敌的谋划下,秦桧刚做宰相不久便被罢黜。绍兴五年宋金达成和议,秦桧东山再起,开始积聚朋党,打击对手,巩固自己的地位。至此,秦桧开始无所不用其极,无论文武官员,有反对者均被其打击处理。渐渐地,秦桧朝野独霸,他下令禁止野史,焚毁不利奏章,大兴文字狱,连理学也禁止传播,秦桧能遗臭万年也有其得罪读书人的原因。

从公元1115年秦桧考中进士,到公元1155年秦桧寿终。四十年宦海生涯,秦桧从一个关心国家的小官变成一个权倾朝野的巨奸,所作所为遗臭千古,令人不齿,其中原因杂乱繁复,但终归来说是权力的欲望让其迷失了初心,富贵的繁华迷乱了双眼。谁能想到当年乡村里的私塾秀才竟成了历史千年的黑点,真是令人唏嘘不已。

评论 
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!
发布评论:
评论内容:
13888888888
  • Q Q: 892340404
  • 微信:
微信公众号
微信小程序
Copyright © 2025 “杰姆小屋”版权所有  |  ICP证:京ICP备2022032254号-1  |  技术支持:框分类信息系统(v2023.1)  |  
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,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,交易风险自负!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,举报信息、删除信息联系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