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有个自认为可以改变社交、交友软件格局的APP项目,也咨询了相关技术以及调查了市场,前期工作做得很多,但是最后没有把项目上马,一是因为毕业之后直接到国企上班了,不想父母觉得我不懂事,给父母当个乖宝宝。二是没有钱没有时间了,如果没上班之前,我还能拉下投资做下最少能做出来看到底会不会成功。其实说到底还是没有不顾一切向前冲的勇气,勇气这个词会随着越长大消散的越多。
先说说app的方向,是关于社交软件、陌生人交友的领域,随着陌陌、探探合并,但是起色不高,各种社交软件层出不穷,但是真正使用或者用户粘连度高的却不多,都是滑滑而已。现状两性交友社交app已经处于红海市场,各个app都不能一家独大各自竞争,不过很多都已经开始有自己的定位,找自己的潜在客户,是一个行业稳定下来必须经历的,像falo专门为大学生做的、picopico有夜场模式,说的话做的事没有记录,谁也不认识谁、soul主打灵魂交流,但是你去下载用了之后就会发现,不过如此,索然无味,弃之可惜,他们主打的方向,只够守土,不够开发资源。因为交友软件的使用年龄段很有讲究,16--28左右的使用交友软件比较多,这是我前两年做了很长时间的调查,地铁口、写字楼下面、学校、商场等地方做的问卷得出来结果,像婚恋app大部分都是要让你冲会员解锁的,懂得都懂,但是钱是真的好赚,很多中年离异男人都比较喜欢。说了这么多也没有说到重点,因为这个可以算是我这两年的心血,可能说出来之后,大家听了也是觉得不过如此,可能这是我少年时最后的梦想,想做出一个改变世界的事,哪怕只是一件小事,最少改变了很多东西。今天我把思路说出来,也是因为心里有一丝幻想,有人能给我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offer,让我去试一下,但是也只是奢望罢了。下面就进入正题。
APP的制作,基本是没有技术瓶颈的,这是我找专业人员咨询过的。
APP这里就叫遇见吧!这样好介绍一些,很俗的一个名字,其实是想用英文的gg、kk、oo、之类的,名字不重要,重要的是内容。相信大家现在在外面吃饭,很多都是扫码点餐,坐在桌上就可以点餐付费,遇见就是基于二维码存活的。
实时定位+扫码定位+虚拟场景是遇见的主攻方向。
打个比方,在海底捞吃火锅,万达广场海底捞里有70桌,每一桌都有一个二维码,遇见登陆了之后就是正常的社交软件只能看到好友,但是扫了二维码之后就会登陆海底捞这个虚拟场景,就会看到所有在海底捞吃饭的登陆遇见的人的信息,实名制加照片不用说了,就说今天哥们去吃饭,打蒜泥的时候,看到五号桌是“一见钟情”的姑娘,去问微信、qq又不敢,只能默默的吃完海底捞各自回家,但是如果两个人都登陆了,是不是就有机会了,里面还有一些APP的功能我不想细说,因为万一真有人联系我,这些就是吸引人的地方,比如帮付款、帮点餐、帮打车还有一些比较实用的等等等等,前提是你爱的姑娘也登陆了遇见,为什么一定要扫码才能互相看见,这里面有一个深层次的逻辑,就是消费水平、生活喜好、交友圈子差不多的才会在同类环境吃饭,当然不是绝对的,但是大多数是的,这里加大了交友成功率、比如成都的单人火锅,虽然成网红店了,但是最开始去的都是单身,比如喜欢吃川菜的人多数时间不会吃江浙菜。这只是餐馆,只是最简单的地方,还有学校、网吧、迪吧、宾馆、KTV如果也有遇见,不用所有人,只需要十分之一,用过的人都会成为免费宣传的客户,想想就知道是什么样了,不同的地方,会有不同的功能,比如迪吧点酒、网吧陪玩、ktv拼房、宾馆。。。。等等。当人本来就处于一个空间了,遇见的功能就是将已经在一个空间的陌生人相互认识,这才是交友软件的真谛,也是足以改变整个交友软件行业的地方。
淘宝得益于小商家、拼多多得益于农村以及小市民、遇见app主攻的群体是大学生,大学生群体是最有创造力,最有粘连度、最不缺钱的群体,同样也是最有荷尔蒙的年级,现在去大学进行地推调查,相信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下载过社交软件。前两年我做的调查是超过百分之五十,特别是男生,甚至有百分之六十多,但是只有两三个学校的调查,不能做实际参考。现在社交软件的困境就是无法社交,只是一个销售、约、蹭吃蹭喝的软件。我认为社交的核心就是距离,现在网上所有的社交软件都隔着距离,QQ、微信、钉钉的成功正是由熟到生的转换,第一批忠实客户是同学、家人、朋友,在慢慢往外辐射,成为一个人不可缺少的聊天社交软件,遇见不需要去争抢他们的份额,而是要做到让人与人更容易见面、更容易相识的地步,在扫二维码已经成常态的今天,完全可以做到,而且扫二维码只是他实地定位的一个方式,让对方更信服你是跟他处于同一所学校、同一个店面、同一个娱乐场所,探探、陌陌里面说一句一起唱歌、一起喝酒、一起蹦迪,十个里面有九个没有下文,还有一个是销售酒水的,但是如果可以做到实地登陆互相聊天之后,一起唱歌、一起喝酒、一起蹦迪十个里面最少能成功二三个,甚至更多,因为本身就处在同一个空间、陌生的男女、迸发的荷尔蒙、对爱情的向往,成功率比想象中更高。这里面又有一个设计逻辑,真实的见面远远比虚拟的聊天更有效果。
想想有了遇见app的大学生活
每一间教室都有登陆码,是一个小虚拟场景、每一层又是一个、每一栋又是一个。
自习室有个登陆二维码,一扫大家都登陆了,看到隔壁系的妹妹天天一个人自习、考研考公,大家在遇见上遇见了,以后天天约自习。
公共课,想追隔壁班的班花,但是要不到微信、qq,加遇见互相聊聊。
躺在寝室吹着空调,刷着女生寝室楼的遇见空间。喜欢那个就去聊,当然聊天对方是要同意的,不然只能看看别人发的动态。
你可能在探探、陌陌上约到人一起,但是几率很低,但是如果同寝室同班同学刷到你在探探、陌陌上的样子,动态,可能你会社死,他们一开始的定位就被定位成了约的软件,而遇见APP我对他的定位不仅仅是社交用的,他有更深层次的挖掘空间,他是即时的交友,将同空间的人互相认识,他只是一个媒介,让你更好去打招呼的媒介,你不敢去跟隔壁桌的姐姐说话,你不敢去跟隔壁班的妹妹打招呼,这里都可以。
这只是最简单单纯的校园生活,在迪吧、KTV、写字楼、宾馆、旅游景区等等这种不只有学生的地方,可用性就太多了。想想当年微信摇一摇让多少人感情破裂加出轨、出了校园就不仅仅是一起上课、一起自习、一起吃饭、一起看电影了。懂得都懂,把握好尺度和做好软件开发的定位,是一个软件能否长久走下去的关键,这里我也不细说了,里面涉及到软件的地推和宣传。
其实还有很多没说,今天上班太忙,疫情又开始反复,希望一切平安,我们中国人万众一心肯定可以战胜疫情。其实我最想把我的全部方案给王思聪王校长看,他们家万达加上个这软件一定是如虎添翼,当然这只是我自认为。因为遇见app还可以放到每栋楼房,这是后面的前景了,在用户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他的衍生app也会推出,那是对用户、商家、物业管理形成的三角闭环app,也是对遇见app的功能补充。有时也想去拿着方案去跟美团自荐一哈,遇见app是对美团app生态链的又一个方向。